本篇信息,我會首先概括性地講述心靈體驗的層次和神學性文字“聖靈”的內涵。這個講解會讓你理解從人生大夢中覺醒的大體步驟。然後,我會繼續使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講述這套新的思想體系中的其他思維模式。
首先說一下心靈體驗的三個層次:
1. 你作為上主之子活在天國中的體驗,這種體驗的具體感受是:你會永恆地確認著你是一個活在上主之內的靈性。因為在天國中,你會永恆地感受著你只是一個徹底安全的、純潔的、無罪的、光明的、無限大的、不變的、圓滿的、神聖的、無形無相的、喜悅的、自由的抽象靈性。而且,你還會永恆地確認著你與其他無限靈性是一體不分的。這種活在天國之內的“覺悟”就是你能獲得的第一種心靈體驗層次。並且也只有這種體驗層次才是唯一真實存在的,也就是說唯一存在的只有上主的天國。
2. 把眼前這個世界當真,並認為自己是以一具身體的形式活在其中的所有心靈體驗,你可以參考上一篇的信息進行理解;倘若你還是一個相信輪迴觀的人,你還可以加上一條,那就是把死亡之後的那個靈魂世界當真,並認為自己是以一具靈魂體的形式活在其中的所有心靈體驗。這兩種心靈體驗就是你能獲得的第二種心靈體驗層次。而且在你還沒有徹底回歸天國之前,你也只能在這兩個生與死的虛幻世界中不斷穿行。所以,這兩個生與死的世界屬於你的一個夢境,不是兩個夢境。
3. 操練以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為基礎的這套思想體系所得到的心靈體驗,這種心靈體驗的主要屬性是一種永恆的平安,沒有對立,始終如一。這就是你能獲得的第三種心靈體驗層次。並且在這個層次中,你還能進一步地做到從身外的一個人身上看出所有眾生的虛幻性,然後你就可以進一步地把純潔無罪從身外的一個人之內延伸到所有眾生之內。這時候,你和眾生就會成為一個平安且抽象的一體性心境,這種心境不但可以消融掉所有把幻相世界當真的心靈體驗,它還極其肖似上主的天國,因為在天國中,你和其他靈性就是一種絕對平安的一體性存在。所以這種平安且抽象的一體性心境對於第二種心靈體驗層次來說,可以堪稱為一種奇蹟般的心境了(奇蹟般的心境,以下簡稱為“奇蹟心境”)。
那麼,奇蹟心境的由來和內涵是什麼?它又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益處?這就是我要分析的重點了。在這個分析中,我還會講述出奇蹟心境與覺醒的關係和“聖靈”這個詞彙的含義。
奇蹟心境的由來和內涵:這還是要從頭說起,當你這個天國中的靈性因著小小的一個念頭進入走神兒狀態之後,你就誤認為自己離開了上主,然後你又因著一系列錯誤的想法才投射出了一個宇宙並活在其中。可是,這一系列的變化和結果從根本上講,只是你這個天國中的靈性在天國中打了一個小盹兒夢到的而已。所以這一系列的變化和結果對於天國來說是不存在且沒有意義的,而且你這個靈性的夢境也不可能出現在天國之內。所以,當你進入夢境的那一刻,你的上主並沒有理睬你的夢境,但是你的上主又知道你會進入一個不太好受的失落之夢中。所以你的上主就在你入夢的那一刻,把一個能喚醒你的“聲音”安置在了你之內,這個“聲音”就稱為聖靈。那麼聖靈又會如何喚醒你?他在你之內又做了什麼?這就是下邊要著重講述的了。
這還要從你進入夢境的那一刻說起,當你進入夢境的那一刻,聖靈就跟隨著你一同進入了你的夢境中。可聖靈與夢中的你有著一點絕然的不同,那就是聖靈知道什麼是虛幻,也知道什麼是真實,因為聖靈來自於上主。所以當你把這個世界投射出來的那一刻,你之內的聖靈就立刻寬恕了這個幻相世界和你投射出來的所有眾生,並且他還把純潔無罪的概念給與了所有眾生。就這樣,那個平安且抽象的一體性心境——奇蹟心境首先被聖靈創造出來。然後聖靈就一直等待著你能效法他的思維模式,這樣你的心靈就會融合在奇蹟心境之中。那麼聖靈為什麼要這麼做?那是因為如果你的心靈能夠長期的與奇蹟心境相融合,你的心靈就會長期地“貼近”靈性活在天國中的狀態。而這種長期地“貼近”就會在某一時刻發生“質變”,這種“質變”就是上主會在某一刻把你的心靈拉回到他之內,這時候你的心靈就會即刻轉變為靈性。當這一刻發生的時候,你就會從人生大夢中覺醒過來,這時候你不但會確認出你只是一個活在上主之內的靈性,你還能確認出你眼前的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這就是奇蹟心境能給你帶來的主要益處:覺醒於自己的真相。當然,覺醒只是一種短時間的心靈轉變經驗,所以你的身體是不會因著覺醒而消失的。
那麼,除了這個主要益處之外,奇蹟心境還能為你帶來兩個附帶利益。
1. 奇蹟心境可以改變命運。上一篇信息我已經講述過了,你潛意識中的內疚會顯化出人生逆境讓你去經歷,你潛意識中的希望又會顯化出人生順境讓你去經歷。可是平安的奇蹟心境,既不屬於潛意識中的內疚,也不屬於潛意識中的希望。因為奇蹟心境是經由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這個基礎才被你擁有的,所以這種心境能為你帶來的第一個附帶利益即是:奇蹟心境會顯化出一種全新的平安境遇被你經歷,而這種全新的平安境遇會直接取代潛意識早已為你設計好的某種境遇。具體來說,就是當你在經歷某個人生場景的過程中,操練了這套新的思想體係並獲得奇蹟心境之後,這種心境就會立刻或者逐漸地顯化出一種全新的平安境遇被你經歷,與此同時,你的潛意識早已為你設計好的某種逆境就會立刻或者逐漸地消失。這時候你的命運就被改變了。而且,當你在經歷完這個平安的境遇之後,你不但會深刻地認知到你已經躲過了一些逆境,你還會驚訝這種平安的境遇為你帶來的結局是這麼的皆大歡喜和出乎意料之外,這種結局也可以堪稱為一個奇蹟了。
2. 奇蹟心境可以縮短你在夢中游蕩的時間。因為在你操練這套新的思想體係並獲得奇蹟心境的時候,你的潛意識中就不出現新的罪疚和希望。若沒有新的罪疚和希望,你的潛意識就不會設計出新的人生場景被你經歷,這就可以促成你覺醒的時刻會提前降臨。不過這個是從廣義上說的,做個通俗的比喻,例如你本身應該再經歷5次輪迴才能覺醒,但是因著你這輩子就操練這套思想體系,那麼你未來的某些人生場景就會徹底消失。那麼隨著這些未來人生場景一起消失的就是未來的時間,也就是說,你不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經歷那些已經消失的人生場景了,這就可以促成你覺醒的時刻會提前幾輩子。
以上講述的這些信息就是心靈體驗層次與覺醒的內在聯繫。而且這些信息還詮釋出了我講述的主要教材《奇蹟課程》這部書籍的總含義:你會因著操練這部課程所講述的思維模式而獲得奇蹟的心境。這種心境能給你帶來的主要益處就是覺醒於自己的真相,附帶利益就是它可以顯化出平安的境遇被你經歷,並縮短你在夢中游蕩的時間。
下邊我開始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講解這套思想體系中的其他思維模式,然後我還會講述一個我本人的真實案例,因為這個真實案例能讓你更清晰地理解奇蹟心境和平安境遇的所有內涵。
在上一篇信息中,我用了一個極其簡單的開車事例講述了兩個基礎思維模式,可開車的事例是很難把其他思維模式都講述出來的,所以這次我會用另外一個生活事例來進行講解,事例如下:
有一個兩口之家,老公和老婆都是上班族,某一天老公迷戀上了網絡遊戲,他每天回家之後就是玩遊戲,這讓他的老婆很反感。然後過了些日子,這個老婆實在忍受不了了,就在他老公玩遊戲的時候罵他:“你天天就知道玩遊戲,你也不理我,你再玩就和遊戲裡的人過日子去吧!你現在就給我關機!”當老公聽到這些之後馬上就生氣了,回答道:“我下班玩會兒遊戲怎麼了?你少管我,別無事生非。”事例結束。
以上這個事例中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攻擊方,一個反擊方。這也是你在生活中經常扮演的兩個角色。
首先分析一下攻擊方的思維和心靈體驗:
1. 事例中的老婆本來就擁有一個每天都能陪伴她的老公。可因著她的老公迷戀上了網絡遊戲,這個能陪伴她的老公就消失了。這時候她的內心就產生了一定的匱乏。
2. 在這個匱乏的基礎上,這個老婆又出現了一定的恐懼,因為她擔心的是,如果她的老公長期地迷戀網絡遊戲,她就會長期地活在一個被冷落的境遇中。
3. 這個老婆還認為她的匱乏和恐懼都是被她老公害的,所以她對老公又產生了一定的怨恨。
4. 這種恐懼和怨恨隨著她老公每天不斷地玩遊戲而被不斷地重複和放大,直到最後,當恐懼和怨恨達到了極限,這個老婆就憤怒了,然後她就攻擊了老公,並要求她的老公改變成為一個能夠陪伴她的人。
以上這些就是攻擊方一整套的匱乏、恐懼、定罪、憤怒、改變別人的思維和心靈體驗。當然有時候這個老婆還會體驗到自我憎恨。因為這個老婆有時候也會想:“我當初缺了什麼德了,怎麼會嫁給他了,現在可後悔死我了。”這就是罪既指向自己又指向別人的情況。
從以上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當這個老婆在怨恨和攻擊她老公的時候,她不但會體驗到很多負面的心靈體驗,還會在潛意識中營造出新的罪,那麼新的罪就會發酵出新的內疚和新的被懲罰境遇被她經歷。可是在親密的人際關係中,這種被懲罰的境遇很多時候是即刻發生的。這就如同事例中的情景一樣,當這個老婆在定罪給老公並要求她老公改正之後,她的老公就馬上反擊了她,並且她的老公還要求她的改變。這就是被懲罰境遇即刻顯現的狀況。這也是人們在生活中互相攻擊的常態化情況:雙方都不斷地定罪給對方並要求對方改變,可雙方又都認為對方的要求是錯誤的。
分析完攻擊方再來分析一下反擊方。
1. 事例中的老公本來就擁有一個允許他玩遊戲的老婆,而且他認為玩遊戲能給他帶來一種滿足感。可是,今天他老婆對他的攻擊讓他明白了那個允許他玩遊戲的老婆消失了,這時候他的內心就產生了一定的匱乏。
2. 在匱乏的基礎上,他又產生了兩種恐懼:(1)他擔心以後不能再獲得玩遊戲的滿足感了。(2)他擔心如果聽從了老婆的要求,他就會變成一個“妻管嚴”並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
3. 在匱乏和恐懼的基礎上,這個老公還接收到了他老婆定給他的罪。這時候他之內就出現了怨恨和受害者情緒,因為他一直認為下班之後玩會兒遊戲是正確的行為。
4. 這些匱乏、恐懼、怨恨和受害者情緒在一瞬間變為了憤怒,這種憤怒的表現一般都首先顯示出一副無辜的面容給別人,然後再反擊別人。這就是事例中的情景。當然這個老公的反擊意圖也很明確:他希望他的老婆能成為一個給他自由並允許他玩遊戲的人。
以上這些就是反擊方一整套的匱乏、恐懼、受害者情緒、定罪、憤怒、改變別人的思維和心靈體驗。
分析完雙方的思維和心靈體驗之後,你可以看到一個結果,那就是雙方在這個事件中都經歷了很多負面的心靈體驗和壞的境遇,這就是人們被潛意識操控並活在定罪模式之下的結果。
那麼,如果你就是事例中的兩個角色,你要如何做才能避免潛意識的操控呢?這就需要你操練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的思維並結合另外兩個思維模式:(放下與滿足)需求和交託才能做到。下邊我會分別把你帶入攻擊方和反擊方進行講解。
首先把你帶入老婆的角色,如果你就是事例中的這個老婆,你要怎麼處理你老公玩網絡遊戲的事件?
首先還是警醒,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在匱乏、恐懼、怨恨的過程中警醒到此時你又被潛意識操控了,警醒到你又把眼前的一個形象和夢境當真了。那麼你就能停止按照潛意識地操控去思考,然後你就可以首先操練出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的思維模式。你要這麼想:我眼前這個玩遊戲的老公只是我潛意識裡營造出來的一個形象,他只是我夢中的一個角色,他玩網絡遊戲的事情也只是我夢中的一個事件,所以我不會憎恨眼前這個虛幻的形象;我老公的真實面目是天國中的一個靈性,與我同在一個上主之內,他是純潔無罪的,他和我根本就沒有離開過天國。當你如此操練之後,你和你的老公就會成為一個平安且抽象的合一心境:奇蹟心境。
然後你要繼續操練另一個思維模式:放下需求。你要這樣想:如果我需要一個能陪伴我的老公來填補我心中的匱乏,那麼這個夢境世界對於我來說就會從新出現某種真實的意義,這樣的話我還是會被潛意識一直操控著,所以我要選擇放下這個需求。當你這樣思維和無所行動之後,你心中的匱乏就會消失。
那麼你為什麼要操練放下需求?那是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早已習慣了一種固定模式,那就是“你會因著匱乏去追求世界中的某些東西或者某種人際關係。”可問題是,這個模式本來就是一個騙局,因為這個模式會直接確保匱乏的真實性。也就是說,當你在因著匱乏去追求的時候,你就已經定義了自己的匱乏是真的。可是,如果你已經定義了你之內的匱乏是真的,那你就再也無法滿足這個匱乏了。因為這個世界中的一切只是你誤認為離開上主之後的那個原始匱乏營造出的虛幻產物,也就是說,那個原始的匱乏和世界中的一切是一體不分的。所以你是無法通過綁定這些虛幻的產物來消融那個原始匱乏的。這就是不論你是誰,不論你有多少物質和人際關係,你都會感受到匱乏的原因,這也是“追求但得不到”的原因。所以你若想消融掉心中的匱乏,你就要首先從思維上明白匱乏、自我和世界的一體性和不真實性,這樣你才能運用真寬恕和放下需求的思維來消融它。
從根本角度上說,操練放下需求是你出離夢境的必經之路。但是我並不是要你放下你目前所擁有的東西和人際關係,我說的是只要你能明白它們的虛幻性就可以了,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這些虛幻的東西所束縛。
當你在操練完以上的放下需求之後,你雖然能消融掉匱乏感,但是匱乏感給你帶來的那種持續性的恐懼可能還會保留在你的心內。這種恐懼就是你會擔心,如果你放任老公玩遊戲的話,他就會肆無忌憚地天天玩遊戲,這就會使你長期地生活在一個被冷落的境遇中。這就是匱乏感給你帶來的一種持續性的後遺症。那麼你要如何處理這個持續性的恐懼呢?
你要這麼想:如果在未來,我每天都被老公冷落,那我也認了,我認了。因為未來發生的所有境遇和我老公的所有行為都只是我的潛意識呈現出的一個幻夢,所以在未來,不論他有多大的網癮,不論他如何冷落我,我也不可能是一個受害者,我會一直選擇寬恕和放下需求。當你這樣思維之後,你對未來的恐懼就會消失。那麼你為什麼要如此思維?
那是因為恐懼在人世間的運作法則即是:你越恐懼未來你會經歷某種境遇,這種境遇就會在你的潛意識之內變得越來越真實,然後這種境遇就會顯化到你的生活中。這就是整個世界都在你潛意識之內運作的一個結果,這也是老百姓常說的“怕什麼來什麼”的形式和內涵。
所以,你若想擺脫恐懼法則對你的牽制,你要做的就是在恐懼的當下反轉自己的思維去直面恐懼。方法就是,你要在恐懼的當下告訴自己:即便未來發生了某個我害怕出現的逆境,我也認了,我認了,發生就發生吧!因為這些境遇沒有一個是真的存在,所以我即便經歷了這些逆境,我也絕不是一個受害者,而我也根本就沒有離開過天國。這就是擺脫恐懼的主要方法,它的內涵就是要你在恐懼的當下運用真寬恕思維來直面未來的某個逆境。當你如此操練之後,未來的某個逆境就會在你的潛意識之內變得越來越淡,以至於這個境遇就很有可能不被你經歷。而且,如果你在直面了某個逆境之後,還是發生了某個逆境,那你的操練也不會白費,因為這種操練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你潛意識之內)某個逆境的困難度和複雜度。以至於當這個逆境發生的時候,你也會看出這個逆境的困難程度已經降低了很多,那時候你就可以從容地面對了。所以,直面恐懼的思維模式還是你改變命運的一個重要助力。
以上直面恐懼的思維還可以進一步地展開。以本次事例來說,如果你在恐懼老公天天玩遊戲的同時還有另外的恐懼,例如你還恐懼老公的身體會因著玩遊戲出現問題,或者你恐懼老公的工作會因著玩遊戲而受到影響。這時候你要怎麼處理?其實方式是一樣的,那就是你要在恐懼的當下把自己恐懼的所有事情都想一遍,一個不落的都想一遍,然後再告訴自己:即便未來發生了所有我不願去經歷的逆境,我也都會一一接受並經歷它們,因為這些逆境沒有一個是真的存在。這時候你所有的恐懼就會被消融掉。
綜上所述,恐懼的基礎就是把未來的某種境遇當真,而把某種境遇當真的思維就會受到潛意識地操控,而這種操控就會使你在恐懼的當下做出一些錯誤的思維評判和行動,最後這些評判和行動又會使你失落在互相攻擊的人際關係中。這就是恐懼最大的弊端。你若不信,你現在就可以回想一下,你在攻擊別人和怨恨別人之前,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所以,操練直面恐懼是你獲得心靈平安的最關鍵步驟,這就是本篇信息講述的第二個思維模式,稱作交託恐懼,簡稱交託。這個詞彙代表了你可以把你恐懼的某種境遇交給真寬恕思維去處理。
最後,關於交託恐懼的思維還具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交託恐懼可以讓你不去逃避和遺忘恐懼。例如,人們經常會在恐懼的時候這樣想:“煩死我了,我不能再想這些了,受不了了,回來再說吧。”這就是人們逃避和遺忘恐懼的慣用伎倆,可這種伎倆對於消融恐懼來說是一無是處的,因為這種伎倆只是把恐懼擱置在潛意識之內,僅此而已。所以不要再逃避和遺忘恐懼了,你又何必被恐懼追著跑。其實,身心疲憊的你只需回過頭來直面一下你恐懼的那一切,你會發現你恐懼的那一切什麼都不是。
以上這些就是作為老婆的你要操練的所有思維模式,當你操練完以上這些思維模式之後,平安就會進入你那顆一無所懼的心靈之中,你和你的老公就會穩固地合一在平安的奇蹟心境中。這時候你所擁有的奇蹟心境就會賜予你一種正確的處事靈感,這種靈感會讓你知道,你此時什麼都不用做,你既不用阻止老公玩電腦,又沒必要攻擊你的老公。然後這個奇蹟心境就會即刻或者逐漸地顯化出一種平安的境遇和結局讓你經歷。當然,本次事例只是我作為講解之用的事例,所以這種平安的境遇我只能說個大概,那就是你的老公很有可能會慢慢地放棄掉網絡遊戲並更多地陪伴你。並且你也會在經歷完整個平安境遇的時刻發現,你已經得到某種益處並躲過了一些厄運。不過我暫時不用本次的事例講解你能得到什麼樣的益處和躲過什麼厄運。因為我會用我本人的一個真實案例來進行針對性地講解,你可以在下半部分中看到。
以上這些思維模式的操練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可以拖延的,如果你已經和老公爭吵起來,那麼在爭吵的過程中,你警醒並操練以上這些思維模式是完全可以的。或者更久的拖延也是可以的。
最後聲明兩點:
1. 本次講述的交託恐懼不完全適用於人世間的工作領域。因為工作領域的規則就是各負其責、對錯分明、賞罰有度的。所以如果你在工作領域中失職了或者犯錯了,你即便操練了交託恐懼的思維,你也是很有可能被懲罰或者被辭退的。
2. 本次講述的所有思維模式不適用於人世間的法律範疇。人世間的法律從根本上講就是你的潛意識營造出的一種約束身體的固定法則。所以本次講述的思維模式不逾越人世間的法律。也就是說,如果你做了一件超出法律範圍的事情,你是會受到法律制裁的,你是會進監獄或者被槍斃的。只是人世間的律法只能約束身體,無法約束心靈。
上半部分講解完畢,下半部分我會把你帶入老公的角色來進行講解。
2017 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