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讲解的内容是牺牲与不求回报的内涵和运用。本次讲解我还是使用小两口吵架的事例,并把这个例子做一个延伸来进行讲解。事例如下:
有一个两口之家,老公和老婆都是上班族,某一天老公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他每天回家之后就是玩游戏,这让他的老婆很反感。然后过了些日子,这个老婆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在他老公玩游戏的时候骂他:“你天天就知道玩游戏,你也不理我,你再玩就和游戏里的人过日子去吧!你现在就给我关机!”当老公听到这些之后马上就生气了,回答道:“我下班玩会儿游戏怎么了?你少管我,别无事生非。”然后这个老婆就更急了,继续说:“你都多长时间没有陪我溜商场了,你现在就陪我去逛商场,你再玩,我就给你电脑砸了。”然后老公继续反击:“砸你的,我就不去。”这时候老婆看到攻击无效,就又对老公说:“我天天给你洗衣服做饭,我天天把你当大爷一样伺候,难道我让你陪我溜个商场都不行吗? ”可老公听完这话之后又继续反击说:“我天天挣钱这么累,你看不到我为这个家付出的辛苦吗?你还不知足。”事例结束。
剖析一下事例中最后两句对话的内涵。以事例中的老婆为例,她在说那句话之前是这样想的:在我和你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你做过很多让我憎恨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都是因着你的自私和错误的观念造成的。可是我并没有因着你的错误而攻击和惩罚你,因为我是仁慈的,你就是有万般的不对我也要挽救你,所以我就容忍了你的错误并默默地为你付出。我选择这样做就是希望你能有所悔改,并对我有所回报。可是,你根本无视我的容忍和付出,你连陪我溜商场的小事都不愿意去做,你真是可恨之极!这些想法就是老婆最后那句话:“我天天给你洗衣服做饭……”的始作俑者。
在生活中,类似于事例中最后两句对话的话语和思维也是非常多的。例如:“我和你过了这么久,我又对你这么好,可你是怎么对我的?”或者:“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就是希望你能改变一下,可你怎么还是不改呢?我的付出白费了!”再或者:“我已经仁至义尽了,我既然感化不了你,那你就死去吧!我再也不会为你付出了。”这些话语和思维我想你不会陌生,而这些话语和思维就是本次要讲述的牺牲。
牺牲是什么?牺牲就是你早已认定了对方的一些思想和行动是有罪并会受到惩罚的,而这些思想和行为又已经让你成为了一个受害者。可这时候,你并没有直接攻击对方,因为这一次你选择了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你首先容忍了对方的罪,然后再用为对方付出的方式去感化对方。这种形式好似是在告诉对方,你的付出和你所受的苦都是因着他的罪造成的,而你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在替他赎罪而已。这时候你的付出就会成为一种攻击的手段,而对方也会感知到你给与他的一种负罪感。然后你就会利用这个负罪感来向对方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的属性就是你的付出要换取的回报。这就是牺牲。
那么牺牲会获得的结局是什么?这个结局有两种:
1. 如果对方认下了自己的罪并忏悔了自己,那对方就会满足你提出的各种要求。这时候对方就算是在赎他自己的罪了,那么你的心灵就会获得暂时的平衡。
2. 如果对方无视你给与他的负罪感和你的付出,那他就不会忏悔自己,也不会回报你的付出。这时候你就会出现极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就是你会担心自己的付出永远得不到回报。然后这种恐惧就会因着你不断地付出而被不断地放大,直到最后,当这种恐惧达到极限的时候,你就会停止付出并会直接转为愤怒和攻击,或者你会一边付出又一边攻击。这时候如果对方还是不思悔改,那你就会惩罚或者遗弃对方。当然,有时候你给与对方的负罪感如果过于强大,你提出的要求又让对方难以承受的时候,对方也会因着无法承受这些要求而产生极大的恐惧,然后对方就会主动地遗弃你。这就是牺牲的第二种结局。
为了更好地讲解牺牲,我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的案例。你所在国家的电视节目中一定会有一种感情调解类的节目,这类节目中也一定有过类似于以下的场景:
1. 节目上有一对母子,母亲说:“我孩子年轻的时候不学好,吃喝嫖赌,不干好事,我怎么教育他都不听,最后他进监狱了。可是在他进监狱的这些年里,我这个做娘的从没有放弃过他,这些年我一直在拼命地赚钱,因为我想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且,每次探监我都会告诉孩子我付出的辛苦和对他的期望。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孩子出狱之后,他理解了我的艰辛和付出,也明白了他的罪孽,然后我的孩子就痛改前非了。现在他已经有了正式的工作,也非常孝顺我。他现在终于变成了一个好儿子了,我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当主持人和观众们听完之后就说:“看啊!这就是人间的母爱,多么的伟大!而这个孩子就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多么有爱的家庭!”
2. 节目上有一对母子,母亲说:“我孩子年轻的时候不学好,吃喝嫖赌,不干好事,我怎么教育他都不听,最后他进监狱了。可是在他进监狱的这些年里,我这个做娘的从没有放弃过他,这些年我一直在拼命地赚钱,因为我想给他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且,每次探监我都会告诉孩子我付出的辛苦和对他的期望。可是,在我孩子出狱之后,他还是和原来一样吃喝嫖赌,不干正事,我给他介绍工作,他干了几天就不干了。我实在太伤心了,我这些年的付出算是白费了!”
当主持人和观众听完之后这个恨啊!然后主持人就开始疯狂地说这个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孝顺,不懂事,不知道做人。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上台抽这个孩子一巴掌。
以上这两种相反的场景就诠释了牺牲的内涵和两种结局。也许你会说,那对“有爱”的母子不是挺好的吗?是的,表面上看是挺好的,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好,并不能消融掉母亲给与儿子的罪,也就是说,这个罪必定会显化出一个被牺牲的境遇被这个母亲经历。而且这种表面上的好更不能消融掉儿子定给自己的罪,也就是说,这个儿子早晚会因着不停地回报(赎罪)而心生恨意。所以这对母子表面上的好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好,因为他们是逃不开罪与内疚的运作规则的。人世间这样的例子和话语太多太多,例如一方会说:“你敢不听我的,难道你忘了过去你犯过的那些错误了吗?难道你忘了过去我是怎么待你的吗?”另一方回答:“我这些年对你也很好了,你怎么老抓着我过去的那些事情不放呢?”这就是牺牲观念带给双方的最后结局。这种结局的内涵是,背负罪疚感的一方会认为他已经赎清了自己的罪,可牺牲的一方却不这么认为,这时候他们双方就会不断地比较和消长彼此的付出。可是,这种比较和消长不但不能消融罪,它还能巩固罪在彼此心中的真实性。这就是牺牲观念把罪弄假成真的花招。
所以,综上所述,牺牲只是定罪的另一种模式,而深受牺牲观念牵制的双方,早晚会把牺牲转化为互相的攻击。这就好似事例中的那个老公,当他在感受到老婆的牺牲之后,就立刻体验到了老婆给与他的负罪感,然后他就把负罪感直接反推回去,并表达出了自己的牺牲。所以他说:“我天天挣钱这么累,你看不到我为这个家付出的辛苦吗?你还不知足。”
在人世间,离婚的大部分原因都出自于这种牺牲观念。在生活中,男女双方都认为自己已经容忍了对方的错误,而男女双方又都认为已经为对方付出了很多,可最后,男女双方又都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就这样双方的牺牲就慢慢地变成了愤怒和互相攻击,以至于最后就演变成了互相的遗弃。
除了离婚之外,牺牲的观念还充斥在人际关系中的各个领域。例如老百姓经常这么教育孩子,说:“孩子,我给你报了这么多的学习班、舞蹈班、钢琴班,可你怎么就是不好好学呢?”当孩子听到这些话之后,他回答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听到这些话之后的表情肯定是不高兴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话代表了你已经把负罪感给与了孩子。可试问一下,世上有谁愿意接受这种负罪感?
其他的事例我就不再列举了,因为牺牲的事例在生活中是俯首即是的,如果你能细心地观察生活,你就会发现牺牲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每个人的思维中。所以,如何从牺牲的观念中脱身就成为了你必学的一课。下边我还是把你分别带入老婆和老公的角色来进行讲解。
首先把你带入老婆的角色。如果你就是事例中的老婆,你第一步要做的还是要在争吵的时候警醒自己。然后你要操练出前几篇讲述的所有思维模式:真宽恕、给与纯洁无罪、放下需求(也要放下溜商场的需求)、交托恐惧。这时候,你和老公就会成为平安的奇迹心境。然后这一次,你还要警醒你之内的牺牲感,警醒之后你要如此去想:
1. 过去我老公做的那些伤害我的事只是我梦中的一些境遇,过去的他也只是我梦中的一个形象,所以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都是纯洁无罪的。
2. 我过去对他的所有付出都是在满足他的真心求助,所以我不会再要求老公的改变和回报了,我也不会再抓着过去的那些付出不放了。
当你完成了以上的思维并无所行动之后,你的牺牲感就会被消融掉,那么随着牺牲感一同消失的还有你给与老公的负罪感。这时候你的老公就不会再体验到负罪感了。至此,你的心灵就会稳固合一在奇迹心境中,这种心境就会为你呈现出一种平安的境遇。当然这个平安的境遇和上一篇讲述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一条,那就是你不会再经历新的被牺牲的境遇了,因为这一次你并没有使用牺牲思维定罪给老公。这就是克服牺牲和不求回报的思维和运用。
克服牺牲和不求回报的原理即是:你首先要宽恕对方在过去做过的那些伤害你的事情,这样你就能消融掉过去定给对方的罪。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把过去的付出都转化为满足对方的真心求助。这时候你给与对方的负罪感就会被你收回并被你消融掉。这就是作为牺牲方要去操练的思维。而且这种操练还有一个助力思维,那就是你可以多忆起对方在过去对你的好,这种好就是对方在过去为你做过的那些不求你回报的事情。这样你就会更容易地操练出克服牺牲和不求回报的思维模式(在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双方必定做过很多互相帮助又不求回报的事情,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事情,你们也不会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只记得别人的好且宽恕别人不好的思维是操练克服牺牲和不求回报的一个强大助力)。
接下来把你替换成老公,不过首先要提醒一点,事例中老公的处境与老婆的处境是不相同的,因为老公的处境是被要求和被牺牲的一方,所以因着处境的不同,老公使用的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
如果你就是事例中的老公,你第一步要做的也是警醒,并且你还要警醒到自己的牺牲感,然后你就可以操练出前边几篇讲述的所有思维模式:真宽恕、给与纯洁无罪、放下需求和交托恐惧。可这一次你先不要运用满足别人真心求助的思维,因为这一次你老婆提出的那个求助还夹杂着你老婆的牺牲和她给与你的负罪感。所以这一次你要这样想:
1. 过去我老婆做的那些伤害我的事只是我梦中的一些境遇,过去的她也只是我梦中的一个形象,所以过去的她和现在的她都是纯洁无罪的。
2. 我在过去对她的所有付出都是在满足她的真心求助,所以我不会再要求老婆的改变和回报了,我也不会再抓着过去的那些付出不放了。
3. 我老婆因着牺牲给与我的负罪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和她是纯洁无罪的,所以我不可能有任何罪疚。
4. 我老婆因着牺牲给与我的负罪感如果不存在,那我老婆对我提出的要求就只是一种真心地求助,所以我会答复她的求助。
以上这些思维就是被牺牲方要去操练的,从这些思维中你可以看出,作为被牺牲方,你的操练要比牺牲方多两个步骤,就是第三和第四个步骤。这是因为只有你首先宽恕了牺牲方给与你的负罪感,你才能把夹杂着牺牲感的要求转化为真心求助。要不然你就很有可能会把负罪感反推给牺牲方,并表达出自己的牺牲。而且如果你不这么做,你还会体验到一种恐惧,那就是你会担心牺牲方会一直抓住你的罪死死不放,并担心他会向你提出无数的要求。所以当你在面对牺牲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用真宽恕去消融牺牲方给与你的那种负罪感。这就是被牺牲方最关键的一步操练,这步操练也是本篇讲述的核心。
可如果在你操练完以上的思维之后,你还是恐惧老婆会在未来不停的向你表达牺牲,那你就可以再操练一遍交托恐惧的思维,你要这么想:在未来,我的老婆如果经常性的向我表达牺牲并向我提出要求,那我就会不断地宽恕她给与我的负罪感,并不断地满足她的真心求助。当你如此交托之后,你的恐惧就会全部消失,这时候你的心灵就会稳固地合一在奇迹的心境中。可这一次又因着你是被牺牲和被要求的一方,所以在你操练完以上的这些思维并采取行动之后,你的平安就会延伸到你老婆的心中,然后这个平安就会为你老婆带来这样的感知: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得到了老公的回报,可我又能感受到这个回报仅仅是我老公对我的关爱,我很愉快。这时候你老婆之内的匮乏、恐惧和牺牲感就会消失,至此你的一个烦恼就被解除了。最后,你还会因着奇迹心境而获得平安的境遇。这种境遇和上一篇讲述的也差不多,但是也多了一条,那就是作为老公的你,如果能长期地使用刚才讲述的四条思维来应对老婆的牺牲,那你老婆对于你的牺牲感就会变得越来越低,最后这种牺牲感就会彻底消失。那时候,你的老婆就不会再因着牺牲向你提出要求了。这就是被牺牲方能得到的一种长期的平安境遇。
而且作为被牺牲方来说,如果你能经常性地使用正确的思维来应对牺牲方提出的要求,那你就不会憎恨和遗弃牺牲方。那么在未来,这些没有被你遗弃的人(牺牲方),必定会为你带来某种巨大的益处。这句话通俗地讲就是,这些没有被你遗弃的人,会在你为难的时候帮你渡过难关。这就是被牺牲方能获得的另一种平安境遇。当这种境遇出现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克服牺牲和不求回报的所有价值。
本篇讲解的最后,我再明确地讲述一下为什么你要做到不求回报。因为当你在操练了这套思维模式并做到不求回报之后,你必定会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匮乏的奇迹心境,可你能得到的所有平安境遇又都是这个奇迹心境显化出来的。所以平安的奇迹心境就是你能得到的最完美的回报了,这就是不求回报的深意。
最后,我作为一个讲解者要对你说一句话:“你不要认为我讲述的东西会让你成为一个生活的弱者,不要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外在,而是在于心灵。”你这一路走来,可能给所有人的印像都是一个外在强大的人,可外在的强大真的有用吗?你真的很幸福吗?真的没有任何烦恼吗?所以,你要不要操练这套能使心灵变得无比强大的思维模式就留给你自己选择了。
2017 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