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信息我會講述作為修行者的你要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篇信息出現的原因是,有很多人會因著修行就忘記瞭如何教育孩子,或者更有甚者,有些人會把修行的理念套用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而這種盲目的套用又會使他的內心產生某種衝突。所以本篇信息的目的就是為了幫你理清修行與教育孩子的內在區別,這樣就能為你大幅度的消減衝突。
首先,從廣義上定義一下未成年人群的屬性。在人世間,未成年群體確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特殊性”在於這個群體會持久地處在一個不斷學習人世間客觀規律的狀態中。通俗地講即是:一個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要學習自己應該吃什麼和喝什麼,然後他們還要學習隨著溫度的變化要穿什麼。而這些學習的共通性即是圍繞著他的那具身體展開的。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要學習什麼東西和事情是對身體安全和有利的,什麼又是危險和不利的。然後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還要不斷地變換著自我認定感和學習一些普遍的文化知識。例如他會被家長告知:“你現在是小學生了,你要做什麼什麼。”“你現在是中學生了,你又要做什麼什麼。”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不斷地變化著自我認定。與此同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學習一些普遍的法律規則和處世之道。直到最後有那麼一天,當他學習完了大部分的人間規則之後,他就會認定自己是個成年人了。這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你經歷過的。
從以上的定義中你可以看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學習三個範疇的事情:
1. 如何使身體安全地存活。
2. 各種基礎性的文化知識。
3. 人世間的法律規則和人與人之間的普遍互動規則。
所以作為一個家長,你要做的即是教育和協助孩子學好以上這三個範疇的事情。這不但是你的責任,也是你必須要去執行的事情。若具體來說:
1. 你要好好教導孩子,什麼東西和事情是對身體有益和安全的,什麼又是有害和危險的。在這個基礎上,你還要盡到保護孩子的職責。也就是說,當孩子身處險境或將要身處險境的時候,你一定要警醒並保護他的人身安全,並讓孩子脫離或規避險境。在這個問題上你要做到盡可能的認真。
2. 作為一個家長,你要協助和督促孩子學好“普通”的文化知識,這種協助和督促也是你的一種職責。本條的注意事項是:作為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你應很清楚地認知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會完全相同,而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成績也不能作為孩子成人之後的幸福與不幸的評判標準。所以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上,你不用過多地給與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3. 你要在合適的時機教導孩子一些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普遍規則和人世間的一些基礎性的善惡標準,然後你還要告訴孩子,哪些惡行是會觸犯法律的。這時候你的孩子就會逐漸地培養出正確的法制觀念。
綜上所述,對於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來說,雖然這世界是虛幻的,雖然每個人都是上主之子,但是在線性時間下,你的孩子可不是一個修行者,你的孩子也並沒有學習完夢境世界中的普遍客觀規律。所以作為家長兼修行者的你要清醒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你不能糊里糊塗地就把修行的某些理念直接套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了,你不但會給自己招惹麻煩,你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這世上有這麼一個規則,那就是來到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會首先學習人世間的普遍規則,並按照這些規則去做事,然後他才有可能會進入出世間的修行領域。所以教導孩子學會人世間大部分的客觀規律是你注定的職責,而學習這些客觀規律也是每一個孩子必定要走過的歷程,這也不論孩子在成人之後會不會進入修行領域。
最後,如果你要問:“有什麼修行理念是對孩子有益處的?”那也只有誠實的素質和不隱瞞的思維了。你完全可以在合適的時機,教導孩子一定要對大人誠實,或者你可以在合適的時機,教導孩子不要做隱瞞的事情。這兩種教導的作用在於,它可以促使孩子和你保持暢通的交流,而暢通的交流又會促成你能更好地指導孩子,這樣你的孩子就不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了。這就是親子關係的關鍵所在。
本篇信息作為必讀信息的最後一篇信息供你學習,而我最後建議你,在學習這些信息的時候,你最好綁定《奇蹟課程》和《告別娑婆》系列叢書一起閱讀,因為我的信息都來自於這兩套書籍,我的信息也不會超越這兩套書籍。阿門。
2019 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