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開始,我會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例子來講解一套新的思想體系。而我在必讀信息中的講述只是這套思想體系的重點和難點,不過這些重點和難點的講解足以覆蓋你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所以,當你理解了必讀信息的這些重點和難點之後,你是可以馬上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這樣你就可以自行解除生活中的大部分煩惱,並直接改變自己的命運。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戰在生活中,絕無例外。
在講述之前,首先明確兩個知見,因為這兩個知見是操練這套思想體系的基礎。這兩個知見是:1.為什麼是一套思想體係來解除人世間的一切煩惱? 2.罪在人世間的運行規則。
1.為什麼是一套思想體係來解除人世間的一切煩惱?
前兩篇信息我已經詳細地講述了你和世界的由來,並講述了潛意識為什麼要操控著你的自我意識把世界當真。那麼當你從思維上持續性地認可世界為真的時候,你就會持續性地獲得一些最基本的心靈體驗,這些心靈體驗可以概括為幾個字:喜、怒、憂、悲、恐。
(1)喜:你的願望和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所產生的踏實感。例如你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保證,或者你得到了理想的人際關係成員,這些都會使你快樂。
(2)怒:攻擊別人,因為他們沒有達到你的要求;或者反擊別人,因為他們冤枉了無辜的你。
(3)憂:你憂慮自己得不到某一種人際關係或某種人世間的名利,憂慮自己的未來不如現在。
(4)悲:你會因著失去一些你擁有的東西而悲哀,包括親人的離世等等。
(5)恐:即是恐懼,而各種恐懼本來就是如影隨形地跟隨著每一個人的。其中最具特點的一種恐懼是:你對過去做過的某些事情感到內疚,所以你恐懼未來會遭到某種報應,這讓你的心不得安寧。
以上這些即是人世間幾種最基本的心靈體驗,而這些最基本的心靈體驗都是因著你的思維對所有人物事件做出評判才產生的。並且你的一生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思維上的評判,以至於你的心靈會接連不斷地體驗著上述的這些心靈感受。
思維評判的作用就是如此,每一種不同的思維評判必定會帶來不同的心靈體驗,所以思維永遠在頭前引路。在人世間,每個人都會首先利用思維去評判人世間的一切,然後再採取行動。而這種思維評判和行動的目的也很明確:盡量多獲得“好”的心靈體驗,從而避免一些“壞”的心靈體驗。這就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中一直學習的一種能力和最大追求。可是,這一路上人們大多體驗到的並不是“好”的心靈體驗,而且,即便人們追求到了一些“好”的心靈體驗之後,也不能長久地保持這些體驗。你只要想想自己就能明白。比如你原來很窮,你窮的時候認為得到錢就滿足了。可你現在有錢了,但是你滿足了嗎?或者你原來認為只要結婚了,就能踏實了。可現在你結婚了,你的心踏實了嗎?再或者,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大集團的老闆了,可你現在真的很輕鬆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不言自明的。
在人世間,人們的心中好似有一個永遠都填不滿的缺陷,當人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並獲得了“好”的心靈體驗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東西也沒有什麼價值,而且過不了多久各種新的煩惱和匱乏就會接踵而至,然後人們就會開始新的追尋。最後這種狀態就成為了一個死循環:“去找但找不到”,而且這個死循環就好似魔咒一樣,一直伴隨著你並直到死亡的來臨。所以人的一生如同一句話:“人無三日好,花無百日紅,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最後你也只能在這個世界中追尋到絕望和死亡,這就是每個人的一生。
綜上所述,當你認為這個世界真的存在並在其中追尋的時候,你必定會獲得很多“壞”的心靈體驗,而這些“壞”的心靈體驗就是你的一切煩惱。這就可以得出,你所有的煩惱其實都是建立在一套把世界當真的思想體系中的。所以,如果你想要解除自己的一切煩惱,你就要首先改變你對世界的整個看法,這就是我講述前兩篇信息的目的所在。因為只有當你明白了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幻泡影,你也只是一個夢中人的時候,你才能開始學習和操練另一套認可世界為幻的思想體系,這樣你才能慢慢地放棄掉那套把世界當真的思維體系。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靈體驗才會從所有“壞”的體驗中直接跳出來,並直接跳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心靈體驗之中。這種全新的心靈體驗的主要屬性是一種永恆的平安,沒有對立,始終如一。這就是“為什麼是一套思想體係來解除一切煩惱”的道理。這也是思維永遠在頭前引路的道理。
2.罪在人世間的運行規則。
人世間有這麼一個規律,你要是把某一個東西給別人,這個東西你就失去了。比如你送給別人一個生日禮物,你先用錢去買,然後再送給別人,這時候這個東西就成為別人的了。人世間就是如此,給出即意味著失去。可我下邊要講述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可以讓你更深層地理解這個規律不一樣的內涵。
例如,你是抽煙的人,有一天你在公司的樓道裡抽煙,恰巧你的一個同事忘記帶煙了,就和你說:“我今天忘記帶煙了,你有嗎?給我來一根。”你回答:“我有,你抽我的。”然後你就掏出煙來給他一根,這個情景在生活中很常見。
現在我把這個情景變化一下,有一天你在公司樓道裡抽煙,你的同事沒有帶煙就找到你說:“我今天忘記帶煙了,你有嗎?給我一根。”你回答:“我有,你抽我的。”然後,當你說完這句話之後什麼都沒有做。這時候你的同事看到你沒有給他煙,就又和你說:“你快點給我來一根啊!你傻站著幹什麼?”你又回答:“我有我有,你抽我的。”然後你還是站在那裡什麼都沒有做。最後你的同事就瘋了,他對你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到底有沒有煙啊?你傻了,光傻站著幹什麼,你有煙就給我啊!你給我才證明你有啊!”事例結束。
在這個事例中,你同事的最後一句話說的是:“你給我一根煙才能證明你有煙。”這句話的含義是說,你的同事已經不相信你有煙了,除非你給他一支煙才能證明你有煙。所以對於你來說,你只有把煙給出去,才能證明你有煙。也就是說,“你給出去什麼才能證明自己擁有什麼。”這就是罪在人世間的運作規則。
罪屬於一種無形無相的概念。當你在生活中為了改變別人而攻擊別人的時候,當你在痛恨別人和詛咒別人遭到報應的時候,你都是在把罪這個概念給到別人之內。而且在生活中你不會認為這樣做是有問題的,因為你始終堅信把罪給與別人是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影響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絕對不是。
你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憎恨別人的情景。當你在憎恨別人的時候,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當初缺了什麼德了,怎麼會認識他了,我要是當初不和他在一起,我現在也不至於淪落到如此地步,我真是罪有應得。”這種想法或者類似的想法才是每個人身上發生的實際情況。而這種情況才是罪真正的運作規則:罪,這個無形無相的概念是不可能因著你把它給到別人之內就和你一刀兩斷的。而且恰恰相反,當你把罪這個無形無相的概念通過思維給到別人之內的時候,你就會同時擁有負罪感和自我憎恨感,這就好似我剛才舉出的例子,只有當你給別人一支煙的時候才能證明你有煙,因為你沒有的東西是無法給出去的,所以你給別人甚麼才能確保自己擁有什麼。罪就是如此在人世間運作的。罪也是通過如此途徑才憑空出現在每個人的心靈中的。
如果你不相信上述的規則,你現在可以做一個試驗。你現在就可以隨便想一個人,如果說你想到的這個人是你的好朋友,那麼你的心裡即刻就會感受到舒服;如果你想到的是一個敵人,你的心裡即刻就會感到不舒服。這就是罪之法則的證據。
而且在人世間,每個人一生中體驗到的大部分負面感受都源自於“把罪這個概念推到外邊”的過程中,這個過程簡而言之就是,你認定自己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而且你還是被身邊這些無法改變(你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和認知)的罪人害的。這種過程不但是一種定罪模式,它還是人們為了獲得純潔無罪而採取的一種思維上的評判。可是,這種過程不但不能讓人們追求到純潔無罪,冥冥中它還能讓人們感知到自己也是一個罪人,並活在一個被懲罰的境遇中,這就是人世間大部分煩惱的根源。而且這種過程和當初潛意識為了獲得純潔無罪而投射出宇宙的模式是如出一轍的,宇宙的誕生正是潛意識為了追求純潔無罪而把負罪感推到外邊的一個敗筆。
以上的講述即是罪在人世間運作的規則,而且這個運作規則還可以再延伸一步,那就是“從思維上你給別人甚麼概念,你就會擁有和體驗什麼概念”,不單單只是罪在人世間的運作規則,它還是思維評判和心靈體驗的固定法則。因為每一個無形的概念首先都會經由你的思維給出去(不論是給別人的,還是給自己的),然後你才能在心裡體驗到這個概念。所以“從思維上你給別人甚麼概念,你就會擁有和體驗什麼概念”,還是你在夢幻人間無法逾越的心靈法則。並且這個心靈法則還是每時每刻地伴隨著每一個人的,絕無例外。
以上這兩個知見你可以深思,因為這兩個知見就是你學習另一套思想體系的重要基礎。而且這兩個知見也可以為你明確,最容易產生煩惱和痛苦的地方就是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因為如果沒有人際關係的互動,人們是不會把罪推來推去的。
當然,你看到這裡可能會說:“我的煩惱並不是來自人際關係。”例如你會說:“我煩惱的是掙不到更多的錢,買不起好車和好房,這個和人際關係無關吧!”那好,那我問你一句:“如果你沒有家人,老婆孩子都沒有,你也沒有什麼責任,那麼你還會煩惱這些嗎?”所以,你這一生中的大部分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的互動,因為有時候,你已經不想再為別人活得這麼累。又有時候,你煩惱的是,一旦滿足不了其他人的各種要求,你就會活在一個你不想要的境遇中。或者,你已經不願為別人犧牲太多,因為他們根本無視你的付出。所以你要想解除自己的一切煩惱,你就必須要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下邊我用一個極其常見的生活小事開始講述這套思想體系的基礎思維模式,我會首先把這個例子進行剖析,然後再把你分別帶入攻擊方和被攻擊方進行講述。
有一天,你在公路上開車,可是你的前邊突然出現了一輛開得很慢的車,它擋住了你的去路,這時候你就開始按喇叭,可前邊的車還是開得非常慢。這時你就開始生氣了,然後你找到了一個機會超越了前邊的車,並打開車窗罵那個司機:“你會不會開車啊?白痴,你開這麼慢,後邊的車怎麼辦?”然後你關上車窗就開車跑了。事例結束。
首先,簡單地闡述一下你在這個事件中的所有思維活動和心靈體驗:當你在公路上開車的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個能讓你開快車的環境,但是前邊有一輛開得很慢的車讓你失去了這個環境,這時候你就產生了匱乏。然後又因著你不能開快車,這有可能會造成你趕不上某個時間,所以你就產生了一定的恐懼。與此同時,你還認為是前邊的這個司機造成了你的匱乏和恐懼,所以你就把罪推到他的身上並開始怨恨他,然後你還攻擊了他。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自我憎恨和負罪感有時也會浮現出來,也許你會有這個想法:“我今天做了什麼缺德的事情啊,怎麼這麼倒霉呢!碰到前邊這個磨磨蹭蹭的車,真不痛快。”這些就是你在這個事件中的所有思維活動和心靈體驗。
那麼,以上這些思維活動和心靈體驗是如何產生的?還有這些思維和體驗能給你造成什麼樣的弊端?這就是下邊要詳細講述的。
這還是要從意識說起,當初意識就是因著失去了一個“完美的境界”之後才產生了巨大的匱乏,然後就是巨大的負罪感、憎恨感和恐懼。這時候的意識就成為了潛意識。然後,當這些負面感受突破了潛意識能承受的極限之後,潛意識才把負罪感投射出去,形成了宇宙和所有眾生。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潛意識還同時進入了一具身體之內,並催生出了自我意識。那麼當這一切都完成之後,自我意識雖然遺忘了潛意識,可潛意識卻沒有放過自我意識,因為此時的自我意識,不但已經成為了潛意識印證宇宙為真的一個根本工具,它還是潛意識因著推罪模式誕生出的一個融合性產物。所以當自我意識誕生的那一刻,它不但一直被潛意識操控著,它還直接繼承了潛意識的那種推罪能力。就這樣,潛意識在自我意識誕生之後,就不斷地操控著自我意識運作在它的那套“投射罪”的模式之下。也就是說,自我意識在人世間的一種本能思維模式即是“把罪給到其他事物和其他身體之內。”這就是事例中的你為什麼會有如此思維的原因。
可是,你的自我意識始終不明白一點,那就是你身外的這個世界和世界中的一切形體,只是你的潛意識幻化成的一個超級大幻夢,這一切既沒有對錯之分,又不是真的存在。所以你的自我意識是不可能真的把罪推到身外的。而且恰恰相反,在這個潛意識幻化出的夢境世界中,你給別人甚麼概念,這個概念就會被你憑空地營造出來並被你的心靈體驗到,然後這個概念還會同時保留在你的潛意識之內。這就是本次事例中你為什麼會有如此心靈體驗的原因。若按照本次事例來說,你前邊的那個開慢車的司機,本來只是你的潛意識幻化出的一個虛幻形象,他根本就不存在,所以當你把罪給與這個幻相之時,這個罪就會被你憑空地營造出來,並會同時被保留在你的潛意識之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也沒有什麼啊,反正我已經開車跑了,而且我一會兒就能忘掉這個事情,所以這個事情就算結束了,這還有什麼可分析的。”是的,這個事情對於你的個人思維來說是結束了,而且你幾分鐘就能忘掉這個事情。但是,這個事情對於你的潛意識來說還遠沒有結束,因為你的潛意識是不會因著你思維的遺忘而遺忘這次罪的給出和擁有的。
那麼關鍵的一點出現了,這個被保留在潛意識中的罪能帶來什麼?那就是潛意識中的內疚,因為罪必定會引發內疚。只是這種內疚分為兩種,一種是能被你的個人思維感知到的,另一種是沒有被感知到的。以本次事例做個說明,例如你罵完這個開慢車的司機之後,你就開車跑了,一會兒你就忘了這個事情,這就屬於內疚沒有被個人思維感知到的情況。可是,如果你罵完這個開慢車的司機之後,這個司機打開窗對你說:“不好意思,我是新手。”那麼你還會生氣嗎?這時你就會想:“何必呢,誰都是從新手過來的,我何必罵他。”或者,這個開慢車的司機當時沒有理你,你事後平靜下來回憶起這個事件,你想到那個開慢車的司機又不認識你,所以他也不是成心與你作對,這時候你就會出現一些後悔的情緒。這就屬於內疚被你的思維感知到的情況。當然,不論內疚有沒有被你的思維感知到,罪必定會在你的潛意識裡引發出內疚。
那麼接下來,更關鍵的問題出現了,潛意識中的內疚又會帶來什麼?那就是懲罰,因為潛意識在誕生的那一刻就認定了罪和內疚是要受到懲罰和毀滅的。所以對於潛意識來說,罪和內疚必須要通過懲罰才能消除。那麼潛意識的懲罰又是什麼?用本次事例來說,那就是在你罵完那個司機之後的某年某月某日里,你還是在公路上開車,那時你正在接電話,所以你開得很慢,然後你就被一輛車超越並聽到了一個聲音:“白痴,你會開車嗎?”這就是潛意識的內疚呈現出的懲罰形式。當然,這種懲罰可能在形式上千變萬化,但是內涵永遠不變,你會在某年某月某日經歷被別人攻擊和定罪的逆境,或者你會經歷某種身體的損傷。因為你的潛意識早已經融合到了你的自我意識當中,並一直認定自己就是這具身體。所以,懲罰必定會圍著你的自我意識和這具身體來進行。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因果報應,這也是潛意識中的罪、內疚和懲罰的互相關聯。
所以在人世間,你一生中碰到的一切逆境和一切糟糕的人際關係都來自於這種因果的循環,有時候你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命運為何如此。其實,你糟糕的命運都是因著你在過去(過去有時候是跨越輪迴的)一次次地定罪並營造罪,這些罪又一次次地催生出潛意識中的內疚,這些內疚又一次次地營造出各種糟糕的狀況讓你去經歷而來的,這些經歷還包括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來臨。這就是命運的由來。當然,你的一生中也會有很多美好的經歷,那是因為你在過去(過去有時候是跨越輪迴的)也曾經做過很多利益別人的事情,而這些利益別人的事情就會催生出希望被保留在潛意識之中,然後這些希望就會營造出很多人生的順境被你經歷。這就是人的一生為什麼是痛苦與快樂並行的道理所在。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形式和內涵,你不乏從你身邊的人和自己身上看到這種形式和內涵,我就不多解釋了。不過簡而言之,你所有的人生經歷都是潛意識中的這些內疚和希望給你帶來的結果。
聲明一點,如何獲得好的人生順境並不是我要講述的範疇。我已經明確過了,好的人生經歷和心靈體驗是不可長久的,而且它們也只是建立在壞的經歷和體驗之上的,所謂苦中作樂其實還是苦。所以我講述的重點只是要告訴你,如何才能從這“好和壞”對立的夢幻世界中徹底脫身。那麼在這個真正的目標之上,你才可以得到附帶利益:轉變糟糕的命運。
所以,接下來我會按照本次事例來講述另一套思想體系的運用,並講述它能為你帶來的益處。再重複一遍事例。
有一天,你在公路上開車,可是你的前邊突然出現了一輛開得很慢的車,它擋住了你的去路,這時候你就開始按喇叭。可前邊的車還是開得非常慢,這時你就開始生氣了,然後你找到了一個機會超越了前邊的車,並打開車窗罵那個司機:“你會不會開車啊?白痴,你開這麼慢,後邊的車怎麼辦?”然後你關上車窗就開車跑了。
以這個事例來說,當你在生氣和體驗著很多負面情緒的某一時刻,如果你能警醒一下,就是說如果你能在經歷整個事件的過程中,警醒到這個世界只是一個潛意識呈現出的幻夢,警醒到自己的思維正在被潛意識操控著,那麼你就能首先停止按照潛意識的定罪模式去思考。然後你可以用另一種思維來應對眼前的事情,這種思維要教你這麼想:(1)我前邊的那個開慢車的司機只是我的潛意識營造出的一個虛幻形象,他並非真的存在。他開車擋住我去路的事件也只是我夢中的一個事件。所以我沒有必要憎恨和攻擊前邊的這個司機。因為如果我定罪給他,這個罪就會出現在我的潛意識之內,並會給我帶來很多負面感受。(2)我前邊的這個司機的真實面目只是上主天國中的一個靈性,他與我同在一個上主之內,他和我也根本沒有離開過上主,所以他和我是純潔無罪的。這樣的思維模式就是這套新的思想體系的兩種基礎思維模式,稱為真寬恕思維和給與純潔無罪。
當你在以上這個事件中操練了這兩種思維之後,你就不會再去攻擊那個司機了。因為當你在操練真寬恕的時候,你前邊的這個司機就會淪為幻相並失去意義,而這個世界也會一併淪為幻相並失去意義。那麼作為主體的你(你的身體和身體綁定的自我意識)也會隨著身外的一切參照物一同淪為幻相,並撤銷意義。那麼幻化成你和這個世界的潛意識也就會一併失去意義。至此你的思維就會徹底擺脫潛意識地操控。然後,你又把純潔無罪給到了別人之內,那麼純潔無罪就會被你的心靈即刻體驗到。這時候,你的心靈就會從所有定罪模式催生出的負面體驗中直接跳出來,並會直接跳到一種全新的心靈體驗中,這種全新的心靈體驗是一種永恆的平安,沒有對立,始終如一。至此你的一個煩惱就被解除了。並且,當你在操練了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之後,你就不會營造出新的罪。若沒有新的罪,就沒有新的內疚;若沒有新的內疚,你的未來就不會再去經歷新的被懲罰的境遇了,至此你的命運就被改變了。這就是你能得到的附帶利益。
總結一下,真寬恕思維就是寬恕你眼前的某個人和某個事件只是一場幻夢,給與純潔無罪就是把純潔無罪的概念給到某個人或者某些人之內。這兩種思維的結合,不但可以讓你跳出所有的負面感受,它還能讓你找回自己的純潔無罪。這就如同定罪一樣,只是這次你首先從思維上撤銷了整個幻相世界和自我意識的意義,然後你又把純潔無罪的概念給到了別人之內。這時候,你不但會擁有純潔無罪,你還會直接成為純潔無罪,因為世界的一切已經被你寬恕了,就只剩下你給出的純潔無罪了。所以在真寬恕的作用下,你給出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當然,你成為純潔無罪的標誌就是你的心靈體驗著永恆的平安,而這種平安也只有你親自操練才能體會到。
提醒一點,真寬恕思維和給與純潔無罪的操練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可以拖延操練的,因為初學者很難把這兩種思維即刻操練到類似的場景中。用這次開車的事例來說,當你在生氣的時候,如果沒有警醒你的思維,你直接罵完那個司機就開車跑了。那麼,當你回到家靜下來之後,如果你能在那時警醒,並在那時操練一遍以上講述的兩種思維模式(對應剛才的事件)是完全可以的,因為這種拖延的操練也可以收回你剛才給出去的大部分的罪,並且你的心靈也能即刻體驗到永恆的平安。所以這種拖延的操練是絕對有益處的,它也是初學者的必經之路。
接下來把你帶入被攻擊的角色進行講解,因為生活中的很多時候你是處於一個被攻擊的角色,但在講述之前,我會首先剖析一下你被攻擊之後,反擊別人是一個什麼概念。
有一天,你在公路上開車,當時你正在接一個電話,所以你開得很慢。就在這時,你身後有輛車超過了你,然後這個車內傳出了一個聲音:“白痴,你會開車嗎?”當你聽到別人罵你之後,你直接憤怒了,然後你回罵道:“你開這麼快奔喪啊!我招你惹你了。”事例結束。
首先分析一下反擊方的心理過程。當你開車的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個沒有乾擾的環境,但是突然來了一個罵你的司機。這時候你不但失去了一個沒有乾擾的環境,你還承受了別人對你的攻擊和定給你的罪。這時候,你的匱乏、憤怒、仇恨就同時出現了,然後你就採取了反擊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靈不但會體驗到很多負面感受,有時候你還會體驗到自我憎恨,你也許會這樣想:“我這倒霉的命啊!我好好的開著車也會被別人罵。”這些就是反擊別人的思維活動和心靈體驗。
從以上的分析中你可以看出,反擊是沒有出路的。因為當你反擊別人的時候,你還是在按照定罪模式去處理問題,那麼你還是會營造出新的罪,然後這個罪還是會催生出新的內疚和新的懲罰境遇被你經歷。所以,如果你能在被攻擊的時候警醒到,這種境遇只是你潛意識中某個舊有的罪疚呈現出的幻相境遇,那麼你就可以運用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來應對這個事件。
你要這麼想:(1)我被一個司機攻擊和定罪的場景只是我潛意識中某個舊有的罪疚呈現出的幻相境遇,這個境遇只是一個不存在的夢境。而這個罵我的司機也只是我的潛意識營造出的一個虛幻形象,他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不會反擊他。(2)我要越過他的幻相看到他的本質,他是上主天國中的一個靈性,與我同在一個上主之內,他是純潔無罪的,他和我根本就沒有離開過天國。當你如此思維和行動之後,你不但可以擺脫掉潛意識的操控並獲得心靈的平安,你還能消融掉潛意識中那個舊有的罪。因為這個舊有的罪顯化出的一個被攻擊和被定罪的懲罰境遇已經被你寬恕和化解掉了,所以這個舊有的罪就會從你的潛意識之內消失。而且這一次你也沒有重新定罪給別人,那麼在未來,你就不會再去經歷某些新的被懲罰的境遇了。不過請注意一點,即便你以後還會經歷一些類似的被攻擊的境遇,那也只是你潛意識中其他舊有的罪造成的。所以你不必迷惑,你寬恕掉一個舊有的罪,這一個罪疚就永遠的消失了。
那麼,以上的思維運用對於初學者來說也是可以拖延的。以事例來說,如果你在反擊了別人之後就開車跑了,然後你到了轉天才警醒到,昨天並沒有運用真寬恕和給與純潔無罪,那麼你在那時操練一遍(針對昨天的事件)也是完全可以的,因為這樣做照樣能收回你給出去的大部分的罪。
而且對於初學者來說,你前幾次在生活中運用這兩種思維模式是不會太好受的,因為你的思維模式早已經習慣了把世界當真和定罪給別人,所以讓你直接扭轉這個根深蒂固的錯誤模式是非常困難的。可是,你不得不如此操練,因為這種操練是你從人生大夢中覺醒的必經之路。當然,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還可以接受,你也願意在這個夢幻世界中多混上一些日子或者幾十輩子,那也悉聽尊便。不過“自古華山一條路”,當你在夢裡玩不下去的時候,你自然會認真地學習和操練這套出離夢境的思想體系。
本次講解的最後,我用《告別娑婆》中最基礎的真寬恕範本作為結尾:
你並非真的存在於那兒,
你只是我營造出來的形象而已,
如果我為你定罪,視你為我問題的肇因,
那麼,我認定的那個罪咎與恐懼必然存於我內。
既然上主與我不曾分裂過,
我理當寬恕我們兩人實際上並沒有做出的事情,
於是,這兒只有純潔無罪,
我已與聖靈結合於平安之境。
下一篇信息,我會首先概括性地講述心靈體驗的層次和神學性文字“聖靈”的內涵。這個講解會讓你理解從人生大夢中覺醒的大體步驟。然後,我會繼續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講述這套新的思想體系中的其他思維模式。
最後聲明幾點:
1.本次講解的真寬恕和給出純潔無罪的思維模式不完全適用於人世間的工作領域和法律領域,特別是不適用於法律領域。工作領域和法律領域有一套獨立的規則,我會在後邊的信息中講述工作領域和法律領域如何與這套思想體係對接。
2.你的身體是不會因著操練真寬恕思維而消失的。因為這種思維模式只針對於你的思想和你的潛意識,它並不針對你的身體。
3.本次講述的真寬恕思維只有一種內涵,這種內涵有別於其他的思維模式。用本次事例來說,如果你在沒有攻擊別人的情況下是這麼想的:“我不和他一般見識,我不生氣,我犯不上和這個素質低下的司機說話。”這種思維並不是真寬恕思維,因為這種思維的內涵還是罪的給出和擁有。所以請注意,真寬恕思維模式的內涵只有一種。
4.本次講述的真寬恕思維只是一種簡易的講解,這種簡易的講述只是為了給後邊的所有講解打下一個基礎,所以,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真寬恕的所有內涵,你可以自行閱讀《告別娑婆》系列叢書。
2017年8月